什么是色度(水质色度的测定方法)
2025-10-11 浏览:6次
色度(chromaticity)即水的颜色,是指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水的色度分为表色和真色两种。表色是指没有除去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由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真色是指除去悬浮物后水的颜色,仅由溶解性有色物质所产生。清洁或浊度很低的水,其真色和表色相近;着色很深、悬浮物较多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二者差别较大。水质理化检验通常只测定真色。
色度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之一,一些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色度在5~20度之间。我国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色度不超过15度。
色度的测定方法有铂-钴标准比色法、铬-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
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4-2006)规定铂-钴标准比色法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色调的水,如地面水、地下水和生活饮用水等;铬-钴比色法是铂-钴标准比色法的替代方法,经济实用,无氯铂酸钾时可采用铬-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是环境水质检测标准方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色度测定。
无论用铂-钴比色法还是用铬-钴比色法测定,均只能测定黄色色调的水样。清洁水样可直接取样测定,浑浊水样应离心分离悬浮物或静置澄清数小时后,吸取上层澄清水样检验。不可用滤纸过滤,因为滤纸能吸附部分有色物质,而使色度降低。若水样所含颗粒太细,用离心的方法不容易将悬浮物质除去时,可只测定水样的表色,在报告上注明,pH对色度有较大影响,在测定色度的同时应测定水样的pH,因此报告色度的同时,也应报告pH。
TAG标签:什么是,色度,水质色度,测定方法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