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即是用于水环境质量排名的地表水断面,考核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具体包括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总磷等水质指标,今天本篇就主要来介绍一下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将KMnO4作为氧化剂,对水体样本进行处理时,测得消耗的氧气含量,进而转化所得的指数。它能够反映水体中有机可氧化物和无机可氧化物的污染情况,是水源水、地表水以及生活污水检测的重要参数。相对于其他参数,高锰酸盐指数在测定时,其限定条件较多,且都会对其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成为水质监测中准确度相对较低的一项指标。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检测限值:
高锰酸盐指数不断升高的原因:
1.工业废水排放
这是最首要的污染原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就会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物污染物,经过正规严格的废水处理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其含量,但是因废水处理的成本较高,还是有很多企业铤而走险简单处理后就将废水排放在附近水体中,导致水源被污染,高锰酸盐指数升高。
2.农业活动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在作用于农作物的同时,经过雨水冲刷,会有部分进入到附近水体中,也会相应增加水体的高锰酸盐含量。
3.城市污水排放
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粪便和洗涤污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包含: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如处理不彻底在水中,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就会产生高锰酸盐,致使高锰酸盐指数升高。
4.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在人们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因地理位置污染后很不容易被发现,一旦人们饮用了高锰酸盐指数过高的水,轻则导致消化道疾病,重则会诱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