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0-5896
细菌浊度仪详细介绍(细菌浊度仪操作步骤)
2024-11-28 浏览:280次

水质细菌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和生化试验法,虽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存在检测周期长、无法检测不可培养微生物等局限性。现代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荧光探针法、基因测序法和生物传感器法,则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和便捷的解决方案。其中,细菌浊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质监测工具,利用光学散射原理快速评估水样中细菌污染程度,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细菌污染的高效精准检测。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水质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微信截图_20241012090755_副本.png

细菌浊度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待鉴菌株悬液中细菌浓度的设备,以下是关于细菌浊度仪的详细介绍:

细菌浊度仪基本原理

细菌浊度仪的基本原理是测量装置放入样品后,由光源发出的光束在遇到细菌颗粒时形成散射光,由此产生的90°散射光的麦氏浊度信号由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经电路放大及单片微电脑数据处理后显示被测麦氏浊度值。

细菌浊度仪主要特点

技术先进:采用微电脑技术,配备触摸式键盘和LCD背光液晶显示屏,读数更为舒适,且不受自然光的影响。

操作便捷:具有快捷设置平均测量模式的功能,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正确的数据,可测不稳定水样。同时,多种测量模式、测量单位可供选择。

性能稳定:具有精确的光路系统、可靠的定位结构及有效的色度补偿,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数据存储:内置时钟记忆储存系统,能够长期储存和调用最近校正值及测量数据。

细菌浊度仪应用领域

细菌浊度仪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生物制品、检疫机构及科研机构,用于细菌菌液浓度的测定。

细菌浊度仪操作步骤

开机预热:打开仪器电源,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保障仪器达到稳定的测量状态。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浊度溶液对仪器进行零点校准和多点校准,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准备样品:取待测水样,保障水样具有代表性,且在取样过程中避免污染。对于需要检测微生物浊度的情况,可能需要先对水样进行适当处理,比如过滤以去除大型颗粒。

测量操作:将水样注入测量容器(如比色皿),按照仪器要求填满至指定刻度线,保障样品均匀分布。

读取数据:启动测量程序,仪器会发射光源并通过接收器检测水样中颗粒散射的光线强度。待测量完成后,仪器屏幕上会显示出测量结果,通常以麦氏单位(McFarland unit,MNU)表示水样的浊度。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结果,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得平均值或趋势数据。结合实际应用,根据浊度值评估水体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或总体水质情况。

仪器维护:测量结束后,清洗比色皿并妥善存放,定期按照仪器维护指南对仪器进行保养和校准。

综上所述,细菌浊度仪以其高效、准确、稳定的特性,在细菌浓度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参数配28孔双温区消解仪.jpg


 
TAG标签:
 
阅读下一篇
处理总有机氮分析仪废液的方法(总有机氮分析仪废液主要来源)